首頁 智能 > 正文

【當前熱聞】【美文悅讀】李鎮(zhèn)西:我聽余秋雨

原創(chuàng):李鎮(zhèn)西 來源:鎮(zhèn)西茶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世紀 90 年代第一次讀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我確實被迷住了——《一個王朝的背影》《廢墟》《筆墨祭》《西湖夢》《都市良知》……這些篇章我都向我的學生推薦。講教材上的《念奴嬌·大江東去》時,我給學生們印發(fā)了余秋雨的《蘇東坡突圍》。當時給學生推薦的書,除了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文化苦旅》,還有楊東平的《城市季風》、錢理群的《心靈的探尋》、李輝的《風雨中的雕像》……

畢竟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國散文界的主流還是楊朔式的風格——《茶花賦》《荔枝蜜》《泰山極頂》等“借景抒情”“托物詠志”的文章,可以說影響了中國不止一代人。 當然不是說那個年代只有楊朔散文——確實不是,其實從1979年思想解放運動后,散文就遠不止“楊朔”一家了,但我剛才說的是“主流”,至少在中學語文教材和講壇上,“主旋律”還是楊朔以及類似楊朔風格的文章。

在這個背景下,余秋雨散文以一種別樣的風格打動了我。

不過,當時也有人批評他的散文太“做作”,太“裝腔作勢”。其實我也有類似的感覺,比如,我特別明顯地感到他散文語言的雕琢痕跡。當時我同時在讀的季羨林、張中行等老先生的散文,他們質(zhì)樸自然的行文風格更讓我喜歡。但我很理解也寬容余秋雨散文的“雕琢”。我想,就像國畫有寫意與工筆一樣,不妨把余秋雨散文看作是國畫中的工筆吧!

如果說最初讀《文明的碎片》《山居筆記》我只是對余秋雨的文章比較欣賞的話,那么讀了《行者無疆》《千年一嘆》后我對他這個人有了幾分敬意。他為了考察歐洲文明,從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歷時6個月,走過了26個國家96個城市。他還歷經(jīng)四萬公里,考察并記錄了伊斯蘭文明、兩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來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討了衰落的根本原因。至少在我有限的視野中,我沒有看到當代第二個中國文人如此“行者無疆”。

一晃三十年過去了,后來圍繞余秋雨有許多新聞和傳聞,有的與文學有關(guān),有的無關(guān)文學,我對他的了解自然也更豐富——不僅僅是從他寫的文章中了解他,還有媒體報道出來的他的一些言行以及各種“說法”。

關(guān)于余秋雨的爭議從來就沒有斷過。有的是源于他文章中的語言瑕疵,有的是來自他文章所涉及的學術(shù)觀點,這都很正常。這樣嚴肅的批評或商榷,我想,余秋雨應該表示歡迎。

當然,還有類似“秋雨含淚”的一些非文學和非學術(shù)事件,或贊揚,或抨擊,輿論場上各執(zhí)一端的評論,鋪天蓋地。無論鬧得多么沸沸揚揚,我認為也算在正常范圍之內(nèi)。

但有些尖酸刻薄的挖苦和咬牙切齒的攻擊,就很不正常了。有一個段子流傳至今:說是某地掃黃打非時,在“小姐”身上查出了三樣東西——口紅、避孕套和《文化苦旅》。編這段子的人大概是以不讀《文化苦旅》而自以為高雅吧?但如此諷刺文化,卻與高雅甚遠。

還有人拿他的個人生活說事。從一個人的離婚入手,抨擊其人格,在中國往往會贏得廣泛的“民意”,因此幾乎無往而不勝。其實,最說不清楚或者說最不好判斷是非的,就是一個人的私生活。對余秋雨“生活作風”我無法評論,因為我不了解情況。但即使——我說的是即使——如有人所說他是“喜新厭舊”,這和他的文章恐怕不能完全混為一談。一個醫(yī)生有婚外情,這當然是不道德的,但你不能因此否認他精湛的醫(yī)術(shù);一個油膩的老廚師吃年輕女幫手的“豆腐”并插足其家庭,這當然應該受到譴責,但你不能否認他做的菜就是好吃。我這里的類比可能不一定精準,但邏輯是一樣。雖然古人提倡道德文章的統(tǒng)一,所謂“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但畢竟“文”和“人”能渾然一致者古今中外寥若晨星。更何況,關(guān)于余秋雨所謂的“生活作風”問題,還僅僅是很難證實的傳聞。

網(wǎng)上還有一些人,以貶低余秋雨為時髦,為“深刻”,為“博學”……諸如“余秋雨的作品糊弄中學生還行,現(xiàn)在看來索然無味”“我讀初中時特別喜歡讀余秋雨,現(xiàn)在想起來都臉紅”之類的評論比比皆是。在網(wǎng)上匿名寫這樣文字的人,除了獲得一種自我陶醉的優(yōu)越感之外,就是讓讀到這些“優(yōu)越”文字的人情不自禁發(fā)出幾聲“呵呵”。僅此而已。

我好久沒讀余秋雨的文章了,至少20年吧!最近我晨練,戴上耳機聽喜馬拉雅,無意中聽到了《余秋雨·中國文化必修課》,感覺真的很不錯。

余秋雨的音色并不渾厚圓潤,普通話也不太標準,所談的中國文化的確都是常識,但總的收聽人次到達了六千萬。 足見這個“不過是常識”的音頻節(jié)目有著怎樣的吸引力。

在我看來,這個吸引力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凝練精辟的勾勒、獨到深刻的理解和形象生動的表達。

第一,凝練精辟的勾勒。

“中國文化”本身就是一個浩瀚無涯的學術(shù)海洋,要把它講清楚還真不容易。太學術(shù)太抽象,不但讓聽眾感到索然無味而且云里霧里;太通俗太具體,則可能將豐滿渾厚的中國文化史碎片化,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余秋雨在這方面顯示了他堅實的學術(shù)功底和超強的概括能力。他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化繁為簡,舉重若輕,將4200年中華文明的主干勾勒得一目了然,也將圍繞主干的紛繁枝葉梳理得秩然有序。他不追求面面俱到,卻能夠抓住重要的人物和關(guān)鍵的事件,將一個時代或朝代的文化特征和風貌呈現(xiàn)出來。

比如他對宋朝文化,就用“一位文化全才、兩位文化高官、三位戰(zhàn)亂詩人”來描繪與概括。一位文化全才,指的是蘇東坡;兩位文化高官,指的是王安石和司馬光;三位戰(zhàn)亂詩人,指的是李清照、陸游和辛棄疾。余秋雨通過對這個文化代表人物的講述,拎起了整個宋朝的文化骨架,而且他的講述,既有條分縷析的理性評述,也有聲情并茂的情感抒發(fā),既有高屋建瓴的大事敘述,又有探幽發(fā)微的細節(jié)描摹,讓人對宋代文化的脈絡一目了然,不得不佩服余秋雨的文化功底。

第二,獨到深刻的理解。

這里的理解,指的是對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理解,以及根據(jù)其理解得出的觀點。關(guān)于文化,顯然有許多學術(shù)觀點并不統(tǒng)一,也不可能統(tǒng)一;關(guān)于中國文化,更是各執(zhí)己見,眾說紛紜,同樣永遠都不可能統(tǒng)一。這種現(xiàn)象恰恰是一種正常的文化現(xiàn)象。關(guān)鍵是,持論者的相關(guān)理解、觀點和論述,是否能夠有理有據(jù),能夠邏輯自洽?

我認為,余秋雨對文化的理解和對中國文化的解說,也許會有專家學者不同意,但站在余秋雨的邏輯思維角度,他是能夠自圓其說、自成一家的。而且在我看來,他的一些觀點不乏獨到深刻。

比如,他對文化的定義,至少說服了我。查閱《辭?!?,關(guān)于文化的定義有兩百多字,抽象而晦澀。而余秋雨的定義只有一句話:“文化是一種成為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終成果是集體人格?!边B標點也不過32個字,卻解釋得通俗而通透。

再比如,在世界四大文明中,中國文明排第幾?余秋雨首先提出了成熟文明的三個標準:第一,有沒有青銅器?第二,有沒有比較成熟的制度?第三,有沒有創(chuàng)造文字?按照這三個標準,他對世界四大文明的排序是: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及中國的文明。中國雖然排列第四,卻是延續(xù)至今而且依然有著旺盛生命力的文明。

又比如,在談到中華文明長壽的原因時,余秋雨總結(jié)出八點:地大人多,從不遠征,追求統(tǒng)一,嚴于秩序,簡化思維,淡化競爭,防范極端,實行科舉。當然,他也概括了中華文化尚存的三個缺點:缺乏公眾意識,缺乏實證意識,缺少法治意識。

這些觀點當然還有討論的空間,比如余秋雨在談到中國文化長壽原因之一的“追求統(tǒng)一”時,引用了德國哲學家馬克斯·韋伯的觀點,說中國之所以一直保持統(tǒng)一,是長江、黃河這兩條大河需要一個強大而統(tǒng)一的政府,否則任何一段水域都會被控制。我想到了非洲的尼羅河和歐洲的多瑙河,都流經(jīng)十多個國家,怎么沒有“統(tǒng)一的政府”呢?至少,用這這個地理生態(tài)的原因來解釋中國統(tǒng)一是缺乏說服力的。

但總體上說,余秋雨關(guān)于中國文化的見解還是富有新意且站得住腳的。

第三,形象生動的表達。

說余秋雨是當代散文大家,這個評價是不過分的。

以文化為內(nèi)容的文章,自然會顯得厚重,一般的作者可能不一定能夠駕馭,但余秋雨從容不迫,游刃有余。聽他的音頻,和讀他的文章一樣,總能感受他到的大氣磅礴、汪洋恣肆和揮灑自如。

他不用學術(shù)的闡述而以文學的解說,讓“文化”這個高深而渾厚的主題樸素而富有詩意地走進了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心里。

我看到網(wǎng)上曾有人嘲笑他:“至少余秋雨還是懂排比的,適合中學生作為造句的范例?!彪m然是挖苦,但余秋雨的確很擅長運用排比句式,將一些抽象的觀點形象而富有感染力地表達出來。

比如:“成熟,是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喧囂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能夠看得很遠卻并不陡峭的高度?!边@段話是余秋雨對“成熟”的哲思,而這種思想穿上排比句的外衣,便有了一種語言的美感。

當然不只是排比句的運用,余秋雨還特別擅長擬人。比如,他談到1900年6月22日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城時,說中國文化走過了幾千年之后,似乎終于走到了死亡的邊緣,幾乎快要滅亡,但五天后,西北敦煌藏經(jīng)洞被發(fā)現(xiàn),一個偉大的唐代突然出現(xiàn)在當代人眼前,幾乎同時,甲骨文又在北京正式被發(fā)現(xiàn)。對此,余秋雨充滿感情地說:“這個瀕死的人,先聽到自己青年時候的歌聲,又聽到自己童年時候的歌聲,終于扶著一根棍子慢慢地站起來了,這就是當時中國文化的形象?!?/p>

聽到這里,我想所有的聽眾,很難不心潮澎湃,不感慨萬千,不對偉大而悲壯的中華文化充滿由衷的敬意。

作為一個當代的大學者,能夠走出書齋以這種方式向大眾傳播普及中國文化的常識,余秋雨功莫大焉。

當然,我也得實事求是地說幾句我對余秋雨的遺憾,這份遺憾在三十年前初讀余秋雨時就有了。那就是余秋雨對別人嚴謹而嚴肅的批評,缺乏與他學術(shù)地位、學者身份相稱的氣度和風度。

當然,對那些無聊可笑的閑言碎語,自可一笑了之,不予理睬;對那些人身攻擊的誹謗,應該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但是,對學術(shù)批評呢?如果也不屑一顧,是不是就有點缺乏大家風度了?其實有時候還談不上是學術(shù)批評,而僅僅是指出他在知識上的錯誤,有些錯誤連我都看出來了——當然,我估計可能是筆誤,但即使如此,余秋雨表示一下歉意,感謝一下別人的指正,然后改正文中被人指出的瑕疵,這是多簡單的事兒啊,一點都不丟面子的,然而我沒有看到余秋雨這樣做。

相反,我在音頻節(jié)目中,不斷聽到余秋雨對批評他的人進行反擊,當然,這種反擊是以解說文化的方式來為自己辯解的。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他說那些“詆毀”自己的人,“后來經(jīng)公安查證,都是訛詐”,是為了向他索要“封口費”。有沒有這樣的人?我想是有的,但所有“指責”“譴責”“聲討”你的人都是為了“封口費”嗎?這真是讓我無話可說,我甚至不相信是余秋雨這樣的大家說出的話。

另外,我還想說說我在聽余秋雨“中國文化課”時所產(chǎn)生的某些不適。雖然這種不適感,與我同時擁有的舒暢感、收獲感相比,僅占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而且只是我的主觀感受,但我還是想說出來。

這個不適感就是,余秋雨在講述中,每每情不自禁地喜歡用類似于“作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教授”“作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高校院長”為自稱,還喜歡說他某次在某地演講,聽眾如何如何多,比如有一次在美國演講,“連過道上都坐滿了人”……這樣的表達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很多次。當然,他說的應該是事實,但這種自我介紹和描繪,與他說的文化內(nèi)容并沒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習慣性地在“我”前面,加上“作為中國最年輕的教授”之類的狀語,就讓人感到有自我吹噓之嫌。我想,余秋雨這么大的學問,已經(jīng)讓人肅然起敬了,還需要用這樣的表達來為自己加分嗎?

有一部分內(nèi)容,余秋雨概括提煉得非常棒,就是“君子人格”和“小人類型”。但講著講著,他會繞到自己的經(jīng)歷上去,特別愛說自己受小人之害的例子,給我的感覺就是他終于找到了一個很巧妙也很痛快的“發(fā)泄口”了。我聽的時候,真的有點為余秋雨惋惜——他的格局與氣度,離他所稱道的君子還是有些距離的。

我想到了流沙河先生,他同樣是一位中國文化大師。他所遭受的人生挫折和打擊,恐怕遠不是余秋雨所遇到的“誹謗”能比的,但我和先生接觸的過程中,從沒聽他抱怨過別人一句,相反,他不止一次真誠地說年輕時也很“左”,也錯誤地批判過別人。我也聽到過關(guān)于他的一些負面?zhèn)髀劊恢婕?,但沙河先生從不解釋,更別說“反駁”了。一切風輕云淡。這才是大家風范。

由聽喜馬拉雅平臺中余秋雨的“中國文化必修課”,聯(lián)想到當年讀他的文章,再聯(lián)想到了幾十年來圍繞他的種種“說法”,我浮想聯(lián)翩,拉拉雜雜寫了這些文字。我的話并不一定都是對的,但絕對都是我從心底發(fā)出來的。

人無完人——這當然是一句套話,卻是真理。余秋雨也不是完人,因為某些我認為的弱點,他更顯真實而親切。雖然對他的一些說法,我有一些“不適感”,但這并不影響我對余秋雨學問的佩服。這是真心話。

2023年6月15日早晨,于深圳億民平安國際大酒店

關(guān)鍵詞:

最近更新

關(guān)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quán)申明 網(wǎng)站地圖 聯(lián)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chuàng)投網(wǎng) - m.6708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lǐng)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