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研究 > 正文

痛恨網(wǎng)紅的Citywalk,下一個“網(wǎng)紅”風口?-每日熱訊

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被稱為“五年來最火端午”,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06億人次,同比增長32.3%,與此同時,一些新的旅游趨勢正在顯現(xiàn),以Citywalk為代表的新型旅行方式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追捧。

相比于日行三萬步的“特種兵式”旅游的快節(jié)奏,以及“蹭老年旅行團的黃昏游”的悠哉松弛,Citywalk顯得更為多元,這種集合了社交、文博和旅游三合一特性的旅行方式,學名叫做“城市漫游”,更為通俗的則叫“軋馬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北京充滿歷史底蘊的城市中軸線,到上海靜安區(qū)潮人聚集的“巨富長”一帶,從廣州遍布美食的荔灣老城區(qū),到成都充滿了煙火氣的玉林片區(qū),年輕游客成群結隊穿梭于各種老字號、咖啡店、文化地標之間,解鎖一條條充滿著未知趣味與可能性的城市漫游路線。

區(qū)別于無目的、無組織的“暴走”,Citywalk的概念最早來源于英國倫敦,指的是在專業(yè)人員的帶領下,參與者有計劃地行走在一條獨特的城市路線上,以旅游視角探索城市的變遷、歷史與文化,時尚與創(chuàng)新,是一種人文旅游化的新生活方式。

因此,Citywalk能幫助參與者更加聚焦城市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等,很多路線就像行走在“露天博物館”之中。

上海武康大樓 圖片來源:新華社

逐步興起

Citywalk首先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興起,目前正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擴展。此前,小紅書發(fā)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趨勢》中,Citywalk就已位列第五,與之一起上榜的還有“隨手環(huán)?!薄吧较瞪睢钡热碌纳铒L尚。

從客群來看,目前主要有三種類型:期待新的旅行方式的外地游客;對城市人文歷史感興趣的本地居民;一些小眾的城市傳統(tǒng)文化及街頭文化愛好者。

對外地游客來說,Citywalk是深入感受另一座城市生活休閑、歷史文化的新鮮方式;對本地人來說,Citywalk則是發(fā)掘家門口“寶藏”打卡地的驚喜之旅。

定居日本的自由職業(yè)者Amber,平時十分熱愛旅行。在她看來,經(jīng)歷了與外部世界的“暫時失聯(lián)”后,人們更多地將目光投放到周遭,在熟知之地尋找未知樂趣,既是與現(xiàn)實的和解,也是一種對本地性的回歸。

目前在各大社交平臺上,不僅有大量的Citywalk路線分享,還有專門的組織者發(fā)布的相關活動。另外,也有不少網(wǎng)友在社交平臺上尋找“Citywalk搭子”,結伴漫游城市。

在攜程、同程、飛豬、馬蜂窩等旅游平臺上,探尋老城區(qū)、尋味特色小吃、尋訪民間文化、鑒賞藝術展覽是當下“Citywalk”的熱門主題。

圖片來源:社交平臺截圖

來自深圳的白領Sylvie則時常飛到不同的國家,探索城市的人文歷史,在她的印象里,最早是在Airbnb上看到各種主題的Citywalk活動。她時常調侃自己所在的城市是“文化荒漠”?!拔冶容^希望參與到北京或上海以咖啡文化為主題的Citywalk線路?!?/p>

近幾年,內地城市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Citywalk組織。長沙的久貳工作室深耕城市漫游,基于長沙本地特色,推出了數(shù)十條Citywalk路線。像是從“長沙十二時辰”書店出發(fā),穿行整個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qū),尋找文夕大火中幸存的古建。

來自上海的時尚旅行博主“酷卡麼”認為,Citywalk應該是像散步一樣,不用刻意去打卡網(wǎng)紅景點,而是追隨自己的內心感受,放慢腳步去體驗一座城市?!俺鞘邪l(fā)展過程中,一些景點趨同化越發(fā)明顯。Citywalk能讓大家看到這座城市更核心、更具特色的東西?!?/strong>

作為一名長居上海的文旅人,除了探索這座超大城市的Citywalk路線,她也越來越傾心于一些充滿了自然稟賦的內地城市,像是西藏的林芝。“我非常喜歡去林芝漫步,這里植被茂盛,也不會讓人有高原反應,這里有雪山和大峽谷,(來這里的人)可以欣賞到一派避世的田園風光?!?/p>

她也建議,雖然目前Citywalk的旅行方式火了起來,但在路線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式開發(fā)”,不要搭建那些與自然環(huán)境相違和的建筑,要真正地尊重在地文化。

上海白馬咖啡館 圖片來源:新華社

重建“連接”

Citywalk提供了一個新的社交場景——參與者可以在行走和探索中形成團隊合作與交流,共同探討線路,分享生活故事。

無疑,“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在尋常的城市里探索不尋?!笔荂itywalk吸引當下年輕人參與的關鍵所在。正如人類學家約翰·厄里(John Urry)所言,“通過旅游,人可以有限度地擺脫例行事務和日常活動,讓感官投入一連串刺激活動,與平日的平凡無奇形成強烈對比?!?/p>

窮游網(wǎng)線下事業(yè)部負責人林毅指出,相較于其他旅行方式,Citywalk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介紹當?shù)匚幕途包c,引導游客像當?shù)厝艘粯痈惺苣抢锏纳?、文化氣息,真正體驗當?shù)厣罴毠?jié);參與成員間志趣相投,有利于他們的深度交流和交往。”

有的人喜歡在品嘗咖啡、享受美食、探訪歷史建筑的路途中,重拾起人與人的“連接”;有的人則喜歡觀察一座城市的尺度,比如建筑的高度、街道的寬度、便民設施的密度等等,去探索與體驗個人與城市的“連接”。

游客在廣州永慶坊里漫走 圖片來源:新華社

落地一座城市,第一件事便是買一張地圖,對于資深建筑業(yè)者Cello而言,這是“最原始”的丈量城市的方式。

“我喜歡循著文脈,看一座城市博物館、藝術館的建筑布局,或是漫無目的地進入到巷子深處觀察本地居民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植被生長的狀態(tài),”Cello告訴筆者,“這樣你會感覺到生活是‘落地’的,你與這個世界是緊密連接的,而不是‘懸浮’于互聯(lián)網(wǎng)之上?!?/strong>

“像是有次我在臺北的街頭,因為拍攝一戶人家門口的植物,而被好心地邀請到家里做客吃飯,我非常期待這樣的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某種程度上,Citywalk更似一種“積極的抵抗”,它打破了過度商業(yè)化的傳統(tǒng)旅游模式。但對于時常游走于街頭的藝術家莫倪健而言,“Citywalk的興起只不過表明現(xiàn)在的年輕人有了更多的在戶外玩耍、行走的時間和精力。事實上,那種有專人帶領的Citywalk并未擺脫傳統(tǒng)旅游的‘窠臼’?!?/p>

這位熱衷于尋找公共空間“遺留之物”,重塑“生活景觀”的藝術家認為,“我們現(xiàn)在所談論的避開網(wǎng)紅打卡地的Citywalk,聽起來也會逐漸成為一種網(wǎng)紅方式?!?/p>

漫步在成都街頭的市民 圖片來源:每經(jīng)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仍然小眾

以Citywalk為代表的“本地深度游”“微旅游”的火爆,其本質是文旅融合升級的體現(xiàn)。

筆者也觀察到,隨同“城市更新”過程,Citywalk將城市中的人文資源與自然稟賦持續(xù)激活,無形中促進現(xiàn)有休閑資源的升級活化。工業(yè)遺存、古時街巷、文創(chuàng)街區(qū)等具有時代感的老地標,成為了Citywalk的熱門之選。

此前一些觸覺敏銳的旅游目的地,如北京、山東等地已經(jīng)將“城市漫游”列入了促進文化旅游休閑的行動方案,像是上海也專門開設了公交巴士組成的Citywalk路線。

但從現(xiàn)狀來看,Citywalk仍屬于相對小眾的活動,通常是一些小團體自主發(fā)起,盈利性不強,組織度也較弱,休閑社交成分更多,并沒有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和體系。

與越來越火爆的現(xiàn)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受困于市場認知度及接受度,Citywalk始終存在“變現(xiàn)難”的問題。業(yè)內人士指出,“Citywalk不需要過多的裝備和攻略,導致普遍價格較低,只能勉強覆蓋成本。當作引流產(chǎn)品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想要盈利卻較為困難?!?/p>

對整個行業(yè)而言,未來無疑應該做更多的業(yè)態(tài)延伸,如與當?shù)氐乃囄臋C構、社區(qū)商戶、博物館等進行跨界合作,推出更多的新玩法,或者與更多的城市聯(lián)動,進一步探索盈利的可能性。

游客在北京天壇公園游玩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Citywalk的發(fā)源地倫敦,London Walk(倫敦漫步)已成為當?shù)刂穆糜蜪P,開發(fā)出100余條城市徒步線路;而在巴黎、阿姆斯特丹、京都等Citywalk盛行的城市,其線路規(guī)劃也進入到更加細分化、人性化的階段。

談及國內的Citywalk路線,Amber向記者分享到,“像是廣州白云山周邊規(guī)劃了不同的Citywalk路線,絕大部分路況良好,除了貫穿中部和南部的車道,各種僅容行人通過的分支步道更富于探索趣味,尤其以山岳北部的林中小徑和孖髻嶺展望臺為最。從高處南望,自山腳鋪開的廣州市景一覽無余,日落時刻十分迷人。”

在她看來,Citywalk路線涉及的建筑或景物應該盡量忠于原貌,并以可讀性高的方式豐富其故事性與信息量,減少人工干預和裝飾,避免風格趨同?!巴瑫r,還可開發(fā)更多以Citywalk為主題的線上社區(qū),融入地圖和定位功能,用戶可以分享實時的路線和路況,增加趣味性與粘性?!?/strong>

最近,在西南地區(qū)深入考察的Cello向記者分享了她的觀察,“其實,國內許多中小城市本身是非常值得用Citywalk的方式去探索的,但其老建筑都留存得較少,博物館里的東西相對大城市來說也很少,很難看到在地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內容。這點應該引起大家關注?!?/p>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wǎng)站地圖 聯(lián)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chuàng)投網(wǎng) - m.6708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