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研究 > 正文

中山大學天琴中心:六年兩大步,譜寫基礎研究的創(chuàng)新速度

“六年間,天琴計劃‘0123’四個階段中的前兩個階段,任務已經全部完成,而且取得了超預期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天琴中心主任羅俊說,“六年里,天琴計劃還吸引了一批一批國內外立志科研報國的青年人才,為中國自主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的攻關坐冷板凳、銳意進取。”

天琴計劃激光測距臺站。

近日,成立于2016年4月的中山大學天琴中心迎來了六周年。六年里,他們走完了這項大科學計劃的前兩大步,大步快跑的背后是中山大學天琴團隊敢于趟進科學無人區(qū),面向基礎科學前沿研究不懈奮斗之時不我待。

天琴團隊提出了“0123”技術路線圖

天琴計劃是中國自主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由羅俊院士于2014年3月正式提出。它在國際上首創(chuàng)地心、垂直黃道面的軌道方案,是 “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根據(jù)天琴計劃,將于2035年前后在約10萬公里高的地球軌道上,部署三顆全同衛(wèi)星構成一個邊長約為17萬公里的等邊三角形星座,建成一個在太空中進行引力波探測的空間引力波天文臺,開展引力波源探測。天琴計劃有望回答事關自然和宇宙的根本問題,帶來科學的革命,同時也帶來我國空天技術的系統(tǒng)性創(chuàng)新。

為此,天琴團隊提出了“0123”技術路線圖,分階段推動關鍵技術實現(xiàn),其中第“0”步開展月球激光測距實驗,為天琴衛(wèi)星的高精度定軌提供技術支撐,第“1”步開展單星試驗,對高精度空間慣性基準技術進行在軌試驗驗證,第“2”步開展雙星試驗,對星間激光干涉測量技術進行在軌試驗驗證,最后第“3”步發(fā)射天琴三星,進行引力波的空間探測和長期科學值守。

面對這個宏大的計劃,天琴團隊一直在以奔跑的速度前進。

沿途下蛋 碩果累累

2019年6月8日,珠海鳳凰山頂,剛剛建成三個月的天琴計劃激光測距臺站傳來好消息:成功獲得月面發(fā)射器回波信號。天琴團隊一鼓作氣,到11月歷史性地測到了月面上全部五個反射鏡信號,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后世界上第三個成功測得全部五個月球反射鏡的國家,實現(xiàn)了中國人30年測月的突破。

這是天琴計劃的第“0”步,旨在解決未來三顆衛(wèi)星的厘米級精確入軌問題,“但作用遠遠不止于此?!碧烨僦行慕淌谌~賢基說。

月球激光測距技術,還可以處理很多太空事務。葉賢基說:“激光測距實現(xiàn)了遠距離和高精度的目標,這項技術還可以應用于衛(wèi)星探測、空間碎片定位、鎖定深空目標、太空實驗室建設等等。”

天琴速度仍在繼續(xù)。相隔一個月,天琴計劃的第“1”步迎來重大進展:2019年12月20日,搭載“天琴一號”衛(wèi)星的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沖上云霄。

“這意味著中國醞釀近20年、正式提出5年多的天琴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正式進入太空試驗階段?!绷_俊說。

半年后的2020年5月,全國兩會上,羅俊院士對外公布了 “天琴一號”的“成績單”:所有技術指標全部優(yōu)于任務要求,達到國內同類技術的最高水平,這些技術聯(lián)合起來實現(xiàn)了高精度慣性基準建立的任務目標。

2022年3月,“天琴一號”衛(wèi)星再次傳來喜訊——在軌運行期間獲得了全球重力場數(shù)據(jù)。

這是我國首次使用國產自主衛(wèi)星測得全球重力場數(shù)據(jù)。此前該項技術一直為美國和德國所壟斷,“天琴一號”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自主探測全球重力場的國家。

中山大學測繪學院教授鐘敏告訴記者:“地球重力場數(shù)據(jù)對國計民生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能服務于大地測量、地球物理、油氣資源勘探、防災減災、國防安全等領域?!?/p>

這種基礎研究同步帶動關鍵技術突破和應用的模式,被天琴團隊形象地稱為——“沿途下蛋”?!耙环矫娣蛛A段推動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走向成熟,并最終實現(xiàn)目標?!碧烨僦行某崭敝魅瓮苛汲山淌谡f,“另一方面各步驟任務有自己的科學產出或重大應用,服務國家國防安全、資源勘探和經濟發(fā)展等?!?/p>

天琴計劃第“2”步已立項

“六年兩大步”速度背后,是羅俊團隊30多年在引力物理研究領域的持續(xù)耕耘。他們的成功密碼是什么?

“歸根結底是中國的發(fā)展,是黨和國家對基礎研究創(chuàng)新的持續(xù)支持!”羅俊說,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越來越成為廣泛社會共識,從國家到多個部委、從廣東省、珠海市等地方到東方紅衛(wèi)星公司等企業(yè),無不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在推動中國自主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的實施。同時,中山大學作為高校牽頭這樣的基礎研究創(chuàng)新項目,又具備人才、學科和歷史積淀等多方面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

據(jù)了解,20世紀70年代,中山大學引力物理研究室已經建設了常溫共振型引力波天線,測量靈敏度被認為是當時國際同類引力波天線的最高水平之一。

今天,天琴計劃團隊已經匯集中山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的優(yōu)勢力量,整合多個省部級研究基地和平臺,形成一支由院士領銜500余人的科研團隊,吸引國內20多個單位加入“天琴朋友圈”,與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科學家簽訂合作協(xié)議。

“我們心中一直有一個夢,希望中國的引力波研究有一天可以做出世界級影響的成就。這個夢從20世紀80年代做到現(xiàn)在,部分夢想已經成為現(xiàn)實。我們還在不停地追夢,天琴計劃的第‘2’步已經立項,我們充滿信心?!绷_俊說。

(以上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關鍵詞: 中山大學 基礎研究 激光測距 關鍵技術 月球激光測距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wǎng)站地圖 聯(lián)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chuàng)投網(wǎng) - m.6708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