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創(chuàng)新 > 正文

各國空軍飛行員為什么都穿皮夾克?1937年8月14日空軍節(jié)建立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相關資料圖)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chuàng),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各國空軍飛行員為什么都穿皮夾克?1937年8月14日:高志航率領中華民國空軍,陳一白指揮偵報日軍軍機情報電訊精確,在杭州筧橋上空擊退來犯日機,八月十四日因此訂為空軍節(jié)。

我們看抗戰(zhàn)老照片,尤其是抗戰(zhàn)最后三年的空軍照片,會發(fā)現(xiàn)很多國軍飛行員穿著皮夾克。

那么,空軍飛行員為什么都穿皮夾克?

最初僅僅是為了取暖。

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的大部分飛機,是沒有加溫設備的。

在一戰(zhàn)中,飛機的機艙甚至是敞開的,類似于今天的敞篷車。

在氣溫較低的季節(jié),飛行員駕駛飛機是非常痛苦的,甚至會被凍傷。

戰(zhàn)爭期間,曾出現(xiàn)過靠電阻絲加熱的航空防寒服,可惜效果不好。

各國只得發(fā)明了多種防寒服,常見的是棉衣。

然而棉衣防寒服比較笨重,臃腫,不適合在狹窄機艙內作戰(zhàn)的飛行員。

當年飛機使用航空汽油,非常容易著火,棉花是易燃物。

萬一飛機著火,飛行員身上棉衣很容易燒成火把。

試驗來試驗去,最終還是皮革最為保暖,也相對輕便。因紐特人就是穿著皮毛衣服,在嚴寒的極圈內生活了幾千年之久。

于是,1915年英國皇家飛行部隊,首先利用皮革制成長款的重型皮衣。

美軍參戰(zhàn)較遲,反應也較慢,在1917年才開始成立航空衣料委員會,專門開發(fā)飛行夾克及各種航空裝備。很快,美軍飛行員也穿上皮制夾克。

不過,一戰(zhàn)期間的夾克都是長款,長度達到臀部甚至大腿,最大程度保暖。

二戰(zhàn)爆發(fā)之前,各國戰(zhàn)機又有很大發(fā)展,敞開式機艙基本不存在了,夾克也就沒有必要做的那么長。

從1927年開始,飛行夾克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短款,只到腰部位置。

雖然二戰(zhàn)中戰(zhàn)機都采用封閉機場,但飛的高度卻提高了很多,往往會達到幾千米。

高空的氣溫是非常低的,飛機玻璃會結冰,必須不斷噴射酒精以保證飛行員視線。

飛行員同樣離不開飛行夾克,徹底成為各國制式飛行服。

以美國為例,在1931年裝備了A2飛行夾克。

這種夾克用馬皮、牛皮、山羊皮制造,防寒性不錯,穿起來很美觀,缺點是制造難度較大。

美國在1934年研究成功了B3高空防寒飛行夾克。

B3的特點是用綿羊皮制造,保暖性比A2強了很多,而且穿起來也比較柔軟舒適。

自然,B3也有缺點,就是不太美觀,穿起來似乎較為臃腫。不過,這種夾克是軍人穿著打仗的,實用才是第一位,美觀什么并不重要。

有意思的是,美國研究B3時發(fā)現(xiàn),中國東北的狗皮最保暖,試圖大量進口。只是此時東北已經是偽滿洲國,從政治上考慮,美國只得選擇了國內盛產的綿羊皮毛。

它的保暖效果差了一些,成本低,容易搞到。

在二戰(zhàn)后期,美國才逐步裝備了具有增壓和增溫功能的轟炸機,比如B29。

由此,美國轟炸機飛行員不需要穿著笨重的皮夾克。

不過,皮夾克卻也成為空軍的傳統(tǒng)。直到二戰(zhàn)結束后幾十年,各國飛行員習慣于穿著輕便皮夾克。

需要說明的是,當年的皮夾克可不是什么廉價的東西。

由于是真皮制造,皮夾克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

在改革開放之前誰能穿上一件皮夾克,還是非常時髦、非常有面子的。

國外同樣如此。

在美國電影《壯志凌云》大火以后,全世界很多國家都開始流行飛行員皮夾克,當作時尚。

著名的女性教師飯島愛在自傳中回憶,在她的少女時代,也就是日本的八九十年代,東京街頭少男少女們仍然酷愛穿著《壯志凌云》湯大爺?shù)娘w行夾克。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lián)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chuàng)投網 - m.6708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